
用药有“雷区” 忌多!忌频!忌重!!
蔬菜出现病害,急于治疗病害的菜农,往往会因喷药过频、浓度过大而出现药害,尤其逆境条件下,作物自身抗逆性差,药害发生的风险更高。出现药害症状后,若得不到及时缓解,症状会加重,严重时会导致绝产。出现药害后该如何快速应对呢?
问题一:药剂种类混用过多引起的药害。
眼下,棚室内蔬菜容易出现多种病害混发的现象,但药剂混用要合理选择,混配的种类不宜一次性过多,更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。多种病害混发时,可以进行分类防治,也可以同时选择发病重的两种病害进行不同的药物混合喷洒防治。确保用药既有效治病防病,也要保证植株的用药安全。
问题二:常规喷药方式,效果不明显。
常规喷雾器使用时,需要配合水来稀释,用药量大,使用后会增加棚内湿度,效果差,且易出现药害。建议菜农选择弥雾机、喷粉机、烟熏剂,或者配合使用空气消毒片等,用药量减少,棚内湿度增加小,且药剂雾化程度高,分散均匀,覆盖面广,起到有效杀灭有害菌的作用。
问题三:用药过频。
当前的棚室环境下,蔬菜新陈代谢慢,用药后,药液吸收利用率差,病害得不到有效缓解,短时间内再次用药时,就很容易出现药害了。
问题四:叶面肥与农药混用也会引发药害。
在防治病害时,为提高叶片功能,菜农喜欢掺加叶面肥,叶面肥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。但市面上药剂多复配药剂,易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,轻则降低药效,重则引起药害。所以,喷施叶面肥时,要注意单独喷施,或者在混配叶面肥时先做试验,证明不会产生药害时再大面积使用。
一旦发生药害后,立即用大量清水淋洗,反复淋洗2-3次,将叶片表面的药剂清洗掉,这对内吸性差的药剂效果较好。若叶片出现了细胞或组织干枯死亡的情况,应将药害严重部位或中下部老叶去除,减少自身对内吸性药剂的吸收。接着喷施缓解药物,按每15千克水兑2-3片阿司匹林降低蔬菜的蒸腾作用,缓解药害,同时喷用核苷酸等药物,促进蔬菜长势快速恢复,这对于缓解大多数药物造成的蔬菜药害效果较好。对于药害后植株生长缓慢的情况,可以适当提高棚温并增加水肥用量,促进吸收,同时用2000倍4%赤霉素、1500倍芸薹素内酯等生长促进剂促进营养生长。赤霉素使用过量出现的问题,可喷洒1500倍15%多效唑抑制植株自身赤霉素的形成,并喷洒防落素,缓解中毒症状。